close


  天山網訊(記者趙超博攝影報道)王蒙書屋全面展現了王蒙先生上世紀70年代在伊犁的生活場景、創作情景和文學創作成就,並再現了王蒙先生與當地群眾同室而眠、同桌而餐,結下深厚的情誼的場景。應當說,王蒙書屋的建立是一次良好的文化契機,也是難得的文化資源,如何把握契機充分挖掘當地民俗文化,豐富民俗文化、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從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則是值得思考的。
  特定的場景不同的文化形態
  伊犁具有不同於新疆其它地方的特色,地理位置上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在重要的歷史關節點上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交匯點,濃厚的維吾爾族現代戲劇於1912年誕生在伊犁。這三點使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外來的文化在這裡碰撞、交匯,催生了特定的場景不同的文化形態。王蒙將伊犁的生活看作是來自於生活的一種文學源泉。但是王蒙在這裡不僅僅吸收了文學的源泉,也讓他在這個空間中看到另外一個民族生活的不同形態以及該民族的生活價值,所以很好的展現了一幅邊疆的民俗文化畫捲,王蒙在這個過程中加強了邊疆各族人民之間的聯繫。在他的《淡灰色的眼珠》、《虛掩的土屋校園》等眾多作品中可以發現,王蒙先生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新疆情節,正如他本人所說:“我永遠是新疆的王蒙、永遠是伊犁的王蒙、永遠是巴彥岱鎮農民兄弟的王蒙。”在這個意義上王蒙應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由於王蒙給人民帶來的精神享受,在這個場景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讓伊犁走向全國有了一個文化基礎,成為邊疆民俗文化不斷發展的一部分,為建立社會主流文化價值觀做出了貢獻。
  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民俗文化是廣大勞動人民所創造和傳承的民間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俗文化不是落後地區的封建思想,不是窮鄉僻壤的“專利品”,民俗文化是遍佈於任何地區、任何人群、任何形式的文化現象。王蒙以他獨特的眼光發現了生活中不同的場景、風光、民俗。不經意間展現了一幅邊疆壯闊的畫捲。“王蒙書屋的價值就在這裡,探討各族人民團結的基礎到底是什麼是對不同民族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的尊重,引導人們用欣賞的眼光去欣賞、尊重、吸收優秀的民族文化精髓。”伊犁州文化體育廣播影視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王蒙與新疆各族人民建立起來的深厚情誼實為新疆各族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糧和精神財富,也是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的又一生動教材。“王蒙用文學的眼光和筆觸,用他獨到的思想為我們揭示了 ‘這邊風景’的美麗,展現各民族共同捍衛祖國統一、共同推動祖國經濟文化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與共的血肉聯繫,各民族早已結成了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
  打造伊犁名片主線的關鍵點
  據瞭解,現今王蒙書屋已成為伊寧市民族團結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基層幹部教育為主要功能的陣地。巴彥岱政府外宣辦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是結合這三個教育基地,挖掘當地塔蘭奇民俗文化。通過文藝活動、景點參觀、學習考察、遠程教育等平臺不斷延伸王蒙書屋內涵,範圍。二是借助王蒙書屋平臺,以維吾爾族為主體民族的基礎上,融入了伊犁其他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當地經濟,通過特色農家樂,一條街打造,旅游景點開髮帶動周邊居民致富,加強多民族交流、交融,促進多民族文化共同發展。
  王蒙書屋活動策劃者奮鬥(網名)告訴記者,作為王蒙書屋的關註者,想通過建立文化活動中心,藉此讓致力於文化、藝術、學術交流、研究的專家及各屆人士這樣的平臺。近期正著手在王蒙書屋開辦雙語、民族舞蹈、音樂培訓班。“王蒙在伊犁巴彥岱生活了八年,期間學會了維吾爾語,不僅能與居民進行語言溝通,還可以進行漢維互譯,繼承了民族團結精神的良好風尚,加強了各民族的瞭解,增進了各民族之間的友誼,王蒙先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典範。”奮鬥告訴記者開辦培訓中心的原由。
  “再次王蒙書屋需要各種動態鮮活的元素填充,使其文化活動更加多彩,逐步拓展文化發展空間。不僅是傳承民族團結的優良傳統,同時承載著年輕人對王蒙書屋其他功能的創新發揮。”奮鬥這樣對記者說,民俗旅游文化不是孤立的,需要持續的動力,根據政府的發展方針,更好的配合伊犁州、市,巴彥岱鎮政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強民族團結,促進經濟發展、為民俗文化發展添磚加瓦,為百姓帶來更多的收益,達到當地老百姓物質文化的“雙豐收”。
  兼顧基礎和亮點,讓“這邊風景”獨好
  借助王蒙書屋特色文化吸引游客、學者來到新疆、來到伊犁,結識伊犁的民俗旅游文化,進而輻射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積極發揮傳播民俗文化、擴大民俗文化的衝擊力和影響力的作用,以便加強各少數民族之間的交流學習。伊犁州文化體育廣播影視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借助“伊犁名片”我們可以做很多文化交流,有更多機會開闊人民群眾的眼界,提升文化精神層次,樹立文化主流價值觀,形成社會價值認同,為社會道德、和諧社會建設提供精神文化的支持。
  改革開放和社會轉型給我們帶來多樣的生活方式,除了經濟發展給我們提供舒適的生活以外,文化帶來的更多的是精神領域的探究和提升。內地旅游業發展的知名度高於內陸邊疆城市,如何吸引國內外游客學者,發揮本土文化生產力是首要解決的問題。伊寧市市委宣傳部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第一、要認識並遵循文化發展的規律。準確把握當今新疆發展新趨勢,準確把握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自覺把文化繁榮發展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彰顯新疆地域文化魅力,不斷開創新疆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的新局面。
  第二、要區分開娛樂活動和教育活動的內容。政府監督,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把握主流的文化價值觀發揮各類市場資源參與競爭,娛樂活動產品需要市場、消費為民俗文化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形成良性的市場發展模式。
  第三、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點線面的整合規劃。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需要有新的管理體制和機制,面對旅游淡季階段,加大電視、媒體、廣播宣傳力度,以周邊自然風光帶動其旅游項目。組合旅游點、統籌搭建游客、企業、政府部門多項要素,為民俗文化發展提供便利條件和環境。
  巴彥岱旅游辦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充分發揮王蒙的知名效應,首先打造完善的景點設施,服務一體化的民俗旅游“文化一條街”的形式,為其它旅游發展起示範帶頭作用。組織各類文化娛樂匯演活動,為周圍老百姓提供休閑娛樂、讀書、特色餐飲一系列配套服務場所;其次外延到旅游經濟的發展:包括少數民族家訪,扶持推出特色旅游商品、民族特色餐飲,開展本地旅游服務、維吾爾族手工製品、服飾。通過旅游群點組合、規劃緊抓旅游開發的全局性,使本地外地游客瞭解維吾爾族的生活方式、傳統習俗,滿足游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再次,豐富社區文化活動,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和傳播者,各族人民親身參與文化娛樂活動才能使文化不被放置在高、大、空的境地。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張春賢指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重點抓好七個方面的工作,其一便是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通過市場化改革、產業化整合、推動文化產業升級、提高文化生產競爭力。積極開展特色文化消費,培育新的文化消費增長點,滿足各族人民群眾多方面、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的作用除了滿足人類的精神生活需要之外,本身也能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文化離不開經濟,經濟也離不開文化,文化與經濟相輔相成,不能簡單的把市場經濟和民俗文化發展對立起來。更不能將民俗文化當做“嫁妝”轉交給市場經濟任由其擺佈。”巴彥岱宣傳辦負責人說。文化不再單純搭台,它要在推動經濟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相信隨著民俗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會推動當地經濟的各行各業、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的進步。
  記者感言:
  有關於王蒙書屋民俗文化產業的運作方式、發展規劃現今有關部門尚未形成明確的規劃設計方案,特色的文化精品優勢發揮不是特別明顯,仍然停留在地方鄉鎮探索的過程中。打造伊犁民俗文化並非孤立的依某個環節完成,王蒙書屋的發展需要文化產業鏈,同時兼顧經濟效益。建立這樣的橋梁可以使當地民俗文化走出新疆,拉近與全國人民的距離,保持獨具特色的民俗特點,在多元的民族文化中脫穎而出,傳承一代又一代的民俗優秀精華。   (原標題:王蒙書屋為各民族交流、傳承民俗文化架起橋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q26fqxkb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